這次東歐之行遊走了共6個國家8個城市,沒有一個國家像克羅地亞那樣使人難忘。克羅地亞國土面積不大,但卻擁有七個世界自然遺產和8個國家公園。當地政府對保育工作不遺餘力,它的自然和簡樸,使它成為世界各地旅客的後花園。又因為克羅地亞在歷史上曾被羅馬、奧匈帝國征服,所以保留了過千年的歷史文化遺產。
從國家地形來看,克羅地亞就像一隻展翅中的飛鳥,奔向自由的天空。然而這個地方的歷史卻曾經是佈滿了傷痕。
克羅地亞(Croatia),全名「克羅地亞共和國」。和斯洛文尼亞一樣,同為前南斯拉夫的六國加盟成員國之一,於1991年宣告獨立。不同的是,斯洛文尼亞宣告獨立後,只是經過「十日戰爭」就取得勝利,而且早於2004年率先加入歐盟。但克羅地亞卻在宣告獨立後,隨即和塞爾維亞爆發內戰,而武裝衝突一直持續到1995年。
由於歷史的塵封,使克羅地亞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臉紗。又由於種種的原因,如交通、簽證等問題,克羅地亞對許多人來說是個有待探索,充滿未可知的國度。歷史性時刻來臨,克羅地亞於2012年進行全民公投,得到超過6成票數支持加入歐盟,並即將於2013年7月1日成為歐盟第28個成員國。
這天對汀汀來說是一個十分特別和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尚有5天,克羅地亞就會正式加入歐盟,成為「神根公約成員國」之一。從此由其他歐盟國家進入克羅地亞境內的關卡就會打通,無須再過關簽證。說值得紀念,是因為汀汀護照上克羅地亞的關卡蓋章將會成為歷史陳跡了。
在中途站休息時,看見一片藍藍的天,心情頓時豁然開朗。
到達過境關卡,領隊叮囑大家不要用相機拍攝。汀汀看見巡守的邊境人員身穿軍服,佩帶槍械,看見此情形心裡面有點兒不太安穩。雖然內戰已過去一段時間,但似乎對外的防範沒有因此而減低。
五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過去了,明明前面沒有其他車輛或過境巴士,但是還沒有人來檢查證件。只見那些邊境人員在巴士外不停張望,大家都不禁有點緊張。再過了五分鐘,終於有人上車檢查證件了。那身穿軍服的關員拿著每個人的護照仔細地核對,用了十分鐘終於完成了檢查。由巴士來到關卡到完成證件檢查,整個過程足足花了三十五分鐘。
歷史性蓋章
眼前風光如畫,但細看一幢幢的平房外墻上卻佈滿子彈孔,而相隔沒多遠就會看見當年廢棄在路旁的戰機、坦克。如此景象實在是觸目驚心!不難想像當年戰爭的激烈慘況。原來我們正進入當年戰況最激烈的範圍、如今是國家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及觀光熱點之一 -- 十六湖國家公園(Plitvice Lake N. Park)。
「十六湖國家公園」的正式名稱是「普利特維采湖國家公園」。因為主要由16個天然湖泊組成,因此人們喜歡簡稱它為「十六湖」。
公園的標記以樹林、瀑布和棕熊作圖案。由於是自然保護區,在公園內不時會有棕熊出沒,遊客要小心提防。
很多遊客都會將「十六湖」與中國的「九寨溝」相比。因為和「九寨溝」一樣,十六湖的深淺度不同及到處可見階梯形的小瀑布,湖中景色隨著四季的交替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因此被譽為「歐洲九寨溝」。在1979年「十六湖」列入了世界自然遺產。
公園入口處的地圖
進入公園沒多遠,就被眼前的景觀震懾住了。大大小小的瀑布宛如長長的白紗飛瀉而下,據說最長的那一條瀑布達70米高,面對如此蔚為壯觀的美景,心情既是感動又是興奮。
再往下望,清澈的湖水和水中礦物質混合,形成碧玉般的藍綠顏色。
湖邊的棧道是由木板搭建而成,行走其上會發出木板受壓的聲音。而且頗為狹窄,有人經過時不時要遷就一下。幸好遊人不算太多,在湖邊漫步還是很輕鬆自在。
水中的枯木,這一幕很有「九寨溝」的味道吧。
到了湖的中段位置,我們便須乘搭觀光船至另一個出口離開,未能行畢全程。
遊覽「十六湖」的最佳季節是秋天。森林內的紅葉與碧綠的湖水互相輝映,色彩斑斕,景色堪稱一絕。
前往「十六湖」的交通:
由首都Zagreb(札格勒布)有直接開往十六湖的巴士,車程約2小時。單程票價約13EUR,雙程便宜一點,約22EUR。巴士時間表和收費:
http://www.buscroatia.com/
遊覽完十六湖,我們回到克羅地亞的大城市札格勒布(Zagreb)。當晚入住的是五星級的Sheraton Hotel,晚餐也獲安排於酒店內享用。這一頓晚餐是整個行程最豐富的一餐!
克羅地亞的飲食文化主要受附近的地區影響,靠近陸地的飲食習慣較接近奧地利、匈牙利和土耳其;而沿海地區則以地中海一帶的飲食為主。札格勒布是較內陸的城市,飲食習慣偏向前者。
亞伯 at 08/08/2013 08:13 pm comment
點解咁多國家爭住入歐盟,因為歐盟在不久將來會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大政體。(這是聖經的預言!當預言成真的時候,主便要回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