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星際啓示錄》(Interstellar) -- 「愛」跨越不可能

以下的內容含劇透。

故事開始很簡單,人類生存的地球終於背叛了人類。沙塵暴不時來襲,空氣混濁;農作物無法生長,到處饑荒,地球已不再適合人類居住。一班科學探險家毅然肩負拯救人類的重任,展開太空探索之旅,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覺得Nolan真的很棒,他最厲害的地方是電影在帶給觀眾無限的視覺效果之餘,更多的是畫面以外的弦外之音,而個人覺得他最擅長的地方是對人性的刻劃。無論是《死亡魔法》內的兩個鬥法魔術師,《蝙蝠俠黑夜之神》的小丑,還是這套戲內的科學家,都刻劃得有血有肉,不單單是平面的角色。


劇中的黑洞、蟲洞,看不看得明白已不再重要。

看完這套電影後,在我腦海裡面有個一直揮之不去的感覺,原來要去執行這樣艱鉅的任務時,最大的恐懼不是死亡,而是要與至親離別。相信有兒女的觀眾,對電影中的描述就會更感同身受。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不能在兒女身邊見證他/她們的成長。

穿越蟲洞令時間和空間扭曲,太空上的一小時相等於地球上的七年。看著太空上的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意味著浪費了一年又一年的時間,恐懼的感覺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加深。殘酷的是,太空旅行可以令時間凝聚,地球上發生的事像夢境一般飛快閃過,但是卻無法扳回到過去。劇中有一幕(亦是叫筆者眼淚打滾的一幕),Murph透過輸送影像的屏幕對父親Copper說,今天是她的生日,她今年35歲了。Copper曾開玩笑地安慰她,當他返回地球的時候,可能正好和女兒一樣大,大家看上去的年齡差不多。而Cooper離開的時候正好是35歲。然後Murph問他:「你是否應該回來了?」

可能導演亦不希望結局太過悲觀,最後還是安排男主角Cooper在女兒離世前一刻見最後一面作圓夢。

戲中的兩段父女情都刻劃得十分感人。男主角Cooper和女兒的感情線固然使人感動,Amelia Brand(安尼夏菲蕙)和博士父親的一段父女情亦教人心酸。父親窮一生精力去研究太空旅行,知道沒有可回地球的A計劃,只有一去沒回頭的B計劃,於是刻意隱瞞之下,讓女兒登上太空船。因為相信女兒可以找到更合適人類居住的地方而不必留在地球上面對饑和死亡。想一想如果Amelia Brand一早知道是一條不回頭的路,還會毅然踏上太空船嗎?

而導演更高的地方是,他沒有把一班科學家探險家的英雄形象無限放大,即使宇航員肩負拯救世人的任務,當他/她們面對人生最複雜的事情--感情的時候,心中仍是充滿了矛盾和猶豫。人的科學可以設計出有情感、有自然反應的機械人,但最複雜的情感思考模式,就如這個浩瀚的宇宙,窮一生亦未必可找到定律和方程式。正因為此,那個情感直接的機械人,可以完全拋開一切勇往直前去執行任務。


劇中的Amelia Brand因著情感的自然反應,提意要太空船著陸於科學家男友率先到達的星球,因為「數據顯示」及「直覺上」那個星球比較適合人類居住。而Cooper則用理性去反駁Amelia,認為她「不夠客觀」。但最終證明了Amelia是對的。Cooper只著眼於Amelia的情感選擇,卻沒有理會和分析她的客觀數據,何嘗又不是情感作祟?


最後筆者認為,Cooper這一隊探險隊固然是勇氣過人,但筆者認為最具勇氣的反而是那一批率先前往星球搜集數據的科學家。他/她們獨自一人在未知的星球上進行探索,搜集數據,然後渺茫地等地球上的人收到發出的訊息和數據後,派出太空船「接他/她們回去」。但前提是如果他們顯示的數據是「登陸的星球沒有生存的機會」,那麼他們亦得做好準備靜悄悄地在星球上消失,因為地球不會浪費一絲一毫的資源派出太空船載他/她們返家。這就引出了後來Mann(由Matt Damon飾演)的出現。

他/她們面對的恐懼非常人能預測和理解,沒有其他人的陪伴,在空蕩蕩的太空中,寂寞就是最大的敵人。難怪那一幕科學家Mann醒來一刻一看見人類那種激動的情緒,亦不難理解他後來自私的舉動。

敬我們科學上的先驅者。


這部電影叫我們更珍惜現在,抱緊身邊的人!



5 則留言: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2. 有一點未能認同的是「地球終於背叛了人類」,我覺得地球真的受夠人類的殘害,地球是重病中,根本是人類自找的呢~
    我都在想:「有多大的勇氣才敢去做那一群先鋒?」真是想都不會想,當然,小女子何德何能,呵呵~

    錯別字:「猶」豫,或者「遲疑」啊~

    回覆刪除
    回覆
    1. 果然眼利,重覆閱讀了多遍亦沒有發現呢!^O^

      刪除
  3. 「這部電影叫我們更珍惜現在,抱緊身邊的人!」就算人類成就可以征服外太空,但人最需要的始終是愛。茫茫的宇宙只有無盡的孤寂,惟有人心裡的愛才能發揮最大的能量,跨越時空和界限,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