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彩色島--再見威尼斯

經過昨天的滂沱大雨後,第二天的天氣卻明顯好轉。

是水都的天氣變幻莫測?還是上天眷顧,不想令我們此行失望?






出發前我們一直在爬其他前輩的文章,研究威尼斯水上巴士的路線,尤其是前往外島(玻璃島和彩色島)的方法。後來發現好多旅客都是選擇直接在火車站附近的Piazzale Roma 碼頭上船。原因是大部份旅客都並非居住在威尼斯本島。而是一早才直接坐火車或巴士過來。

而我們,由於住宿地點就在威尼斯本島,且離聖馬可廣場較近,反而要多花一點時間自行摸索是否有從聖馬可廣場附近碼頭直接開往外島的船。

在第一篇威尼斯的文章曾提過,汀汀實在無法看懂那張ACTV水上巴士路線圖,干脆提早一天到碼頭研究一下。其實方便的話可以直接向旅館的職員查詢。但由於下褟的旅館職員英文不太流利,只是點頭答覆我們有船隻前往目的地,但具體乘船的位置及方向就說不清楚了。



最後發現可以到達玻璃島的4.1號船。這才放下心頭大石。事實上各個停靠的大站都有開往其他島嶼的航班,所以不用太擔心。




其實我們對玻璃島和玻璃製品的興趣不是很大,最終的目的地是彩色島。但是要到達彩色島,就必須經過玻璃島這個中轉站,然後在島上的另一個船站Faro上船。




都說威尼斯是有錢人的集中地。如果嫌水上巴士過於擠迫想有回私人空間的話,水上的士是另一選擇↓

船程大約45分鐘,我們來到了穆拉諾島(Murano),即玻璃島。故名思義,小島以製造色彩斑斕的穆拉諾玻璃器具而聞名。但原來以前小島主要是以捕魚和食鹽為工業的港口,繁盛的時期甚至有自己鑄造的貨幣。

於1291年,由於威尼斯政府擔心島上的玻璃工業會引起大火,因此將玻璃工業轉移到穆拉諾島發展。





然後,在島上還遇上了他們。




因為威尼斯影展在附近LIDO島的緣故,連帶這裡亦變得星光熠熠。

小島上滿眼都是可愛的玻璃擺設和藝術品。



這個充滿現代感的玻璃藝術品似與四周的環境有點格格不入。↓

像是一個要把人吸進去的海膽





原本表示對玻璃島興趣不大的汀汀,竟然在這裡花了€40購買玻璃飾物,還足足逗留了兩個多小時才離去!

結果令彩色島的行程變相縮短了。結論是彩色島更值得花時間遊逛,應該把彩色島的行程放在首位。

要提示的是,前往彩色島的Faro船站位置是在我們上船的Colonna站的右手邊。我們回到碼頭的時候,只顧著跟熱鬧的人群走,結果卻大擺烏龍,去了玻璃鑄造工廠。

來到船站已近中午時份。跟從電子板的指示,乘坐12號船(由F.TE NOVE開出)就可前往Burano(彩色島)。



將近岸邊已看見這些像童話一樣的彩色小屋


十分漂亮的房子啊!可是我們肚皮已響起警號,還是先填飽肚子吧!



從碼頭沿直路往前走,在轉角位置就有一排露天餐廳。

除了昨天晚上嚐的正宗墨魚麵外,下面紅色簷頂的這間餐廳亦是前輩推介可吃到較正宗的墨魚麵的餐廳之一。




餐具用像明信片一樣、印有餐廳圖案的紙包封著。


上來了,哈哈,還是披薩餅。味道還可以吧,畢竟和佛羅倫斯吃到的那一間相差太遠了。



有興趣的可回到這一篇:
http://twinklestarisme.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11.html


墨魚麵真的是黑溜溜的,就像前輩們所介紹的那樣。味道,和昨天那間餐廳所吃到的是一模一樣,汁味濃厚。嗜墨魚麵者必吃!



最重要的是,這一餐連咖啡飲品及餐桌費,亦不過€30.5!怪不得大家都說一離開了威尼斯本島,甚麼都便宜了。而且味道一點亦不差,所以要吃海鮮的話,建議留到外島上才吃吧。



彩色島(Burano),又叫蕾絲島,以蕾絲紡織業而聞名。島上人口只有2,800人。如今蕾絲編織這種以人手操作而繁複的工業已式微,小島已發展為觀光度假地區。

雖然興旺的蕾絲製作已不復見,但在島上依然可見不少家庭式的、售賣蕾絲手作紀念品和衣飾的店舖。

看見手工精細又可愛的圖案,忍不住買了一個回家

彩色小房子的起源據說是以前的漁民為了方便辨認歸家的路,所以為各自的小屋粉刷上不同的顏色。

在夢幻般的小屋中穿梭


 








這時候,我們發現了另一個斜塔!!!


其實這並不是甚麼新鮮事或大發現,之前有很多文章亦有介紹的。

因為土質問題,令建築物出現下陷和傾斜的情況,比薩斜塔並非獨一無二。只是就著建築高度、視覺美學和其他歷史原因(伽利略的實驗),比薩斜塔還是名列第一。






原本我們在小島上的時間還算充裕,誰想到就因為看錯了火車的出發時間,結果提早了1個多小時回到威尼斯本島!在彩色島只匆匆忙忙逗留了一會兒,拍了幾張相片,然後就回碼頭。


回到本島,因為時間還多,忍不住再看一眼水都。













學院木橋(Ponte Accademia)(下圖),沒有登上這橋,成為了汀汀威尼斯之行的遺憾之一。

因為在木橋上,可以拍攝到很美麗的威尼斯景色。



在和同伴短暫分開的時間,自己一個人獨自徘徊之際,忽然有人走上來搭訕。

Hello,今天天氣真是好啊!陽光普照!

汀汀回應了一聲,便沒有再理會他。

不像上次在布拉格和來自斯洛汶尼亞的朋友侃侃而談,這一次,一來沒有時間,二來心情有點失落(不知是否即將要離開的緣故),所以只想一個人獨處。

誰想他還不死心的跟上來,指著對河說「我就住在那邊‧‧‧」,汀汀只是不停地說「再見,再見」,然後一陣煙似的急步走了。



再見威尼斯,再見意大利。

從「最後的晚餐」到「創世紀」,從聖彼得廣場到聖馬可廣場,從百花聖母大教堂到比薩斜塔,就像上了一堂豐富深刻的歷史課。

從藝術到美食,意大利的內涵是如此的豐富。

仍然難忘在米蘭的旅館那職員遞上折扣咭的一刻,職員對我們再訪意大利是那樣的滿懷信心。

意大利,我會再來的!

3 則留言:

  1. 點解會睇錯時間呢?因為上天要汀汀接受一個試探嗎?究竟那名自稱住「那邊」的男子所為何事呢?又成為一個謎團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點解會睇錯時間? 可能上天要我留下一點點的遺憾,然後再回威尼斯吧^^。

      接著會努力完成我的希臘遊文章,希望繼續支持啊!



      刪除
  2. 若要再次到訪威尼斯便要趁早,因為威尼斯的水位不斷升高,已淹浸了部分歷史建築。如果不能把握時機,那只好去澳門的威尼斯人酒店。

    回覆刪除